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河北占据7席。
其实早在2013年,国家已经要求钢铁行业要重点推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分散钢铁产能,推动城市钢厂搬迁,优化产业布局,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
作为我国钢铁第一大省,国务院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中指出,要求河北省到2017年底,压缩钢铁产能6000万吨以上。
可以预见,在经历了去年的“壮士断腕”之后,河北省的钢铁工业环保问题将再次被提上议程。而在国内钢铁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被环保问题所困扰的河北众多钢铁企业该何去何从?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钢铁行业的环保问题已经是顽疾,而如何才能真正根治这长年存在的顽疾,就需要国内环保部门更加严格去执法,要求国内钢铁行业在淘汰落后和不达标的钢企上的态度要更加坚决,也就是说该淘汰的决不留情”。
而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局势表明,钢铁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环保达标是必须做到位的”。
民营钢企已经是众矢之的
网络上流传“钢铁产能排行: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唐山(瞒报)产能第五”,而这样的调侃也折射出,目前河北省钢铁产能和环保问题的处理形势依然严峻。
“河北省之所以成为中国钢铁的代名词,主要就是因为河北省有太多的民营钢企,而且其中有很多‘潜伏’钢企,这些钢企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由于聚少成多,这些钢企已经成为了国内钢企的毒瘤,不仅是产能过剩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环境污染大户。”刘海民向记者表示。
分析师在谈及这些民营钢企时表示,环保部门面对这些隐藏很深的民营钢企也有“难言之隐”,“‘数量多,隐藏深,难控制’,这是‘黑户’民营钢企的特点,如何能够真正地去要求这些环保不达标的钢企对环保部门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
根据中钢协方面的测算,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目前70%的钢铁企业没有达到新的标准要求,需要增加新的环保设施,而这对民营钢铁企业的成本冲击将非常明显。在钢材市场依然不景气的情况下,那些潜伏的民营钢企环保设施的配有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事实上,河北省在钢铁环保和产能控制上确实也做出了努力,资料显示,2014年河北共检查近20万家企业,查处环境违法企业7090家,挂牌督办41家,停产整改2511家,直接关停企业就达到9360家。可见,河北环保部门2014年“比较忙”。
而在刘海民看来,今后国家对钢铁行业的环保问题和产能问题的态度应该更加严格,“以前国家对于钢铁污染和产能过剩问题,基本按照定减产指标和不定时抽查的方法来约束。而今后,国家在这方面的管理将更加严格,对于环保不达标或者产能过剩严重的钢企直接取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行业的洗牌和规范,才能根治国内钢铁行业的顽疾。”
要将环保压力转为动力
事实上,去年国内钢企的运营已经稍有好转。数据显示,2014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882.07亿元,同比下降2.98%,实现利润304.44亿元,同比增长40.36%。
“而在这看似不多的利润里,还包括了钢企得到的政府补贴以及钢企的折旧调整带来的利润,国内钢企里主营业务其实还是亏损居多。”分析师向记者坦言。
而今年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3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月份钢铁行业PMI指数环比回升2.1%至45.1%,创近4个月新高,不过仍连续10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这表明钢铁行业整体形势略有改善,钢市回暖动能正逐步聚集,但行业景气度依旧低迷。
刘海民向记者表示,钢铁行业想实现复苏和蜕变,首先就应该在对环保的态度上完成转变,“当钢铁行业把环保压力看成环保动力的时候,才体现出我国钢铁行业管理体系真正实现蜕变,现在很多钢企之所以抱怨环保成本压力大是因为有很多不愿意遵守环保规定的企业在大量的生产钢材,而这势必会造成国内钢铁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和乱序,这才是环保成本造成压力的根源。如果国内每一家钢企都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安装环保设施,这样钢企环保成本达成一致,也就不存在利润被压缩这个问题了。”
以宝钢为例,记者查到的数据显示,宝钢1号烧结脱硫出口在烟尘、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的监测值分别为13.16mg、288.44mg、36.61mg每立方米,而国家标准分别是150mg、500mg、2860mg每立方米。可见宝钢股份在烧结脱硫上的控制指标都远低于国家标准。
“国内有很多钢企其实在环保设施、产能控制还有经营业绩上都做得不错,但是由于部分钢企的无序竞争,使得一些运营良好的钢企的钢铁板块业绩也被拖了后腿。”刘海民表示。
而分析师也向记者表示,钢企不能把环保成本增加当作钢铁行业复苏阻碍,“在行业萎靡的时候,很多钢企拿环保作为企业难以支撑的借口,但环保并不是钢铁复苏的主要障碍物,环保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事实上钢材内需不足才是主要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