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煤炭行业政策频发,核心围绕去产能、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加强安全/环保检查、限制煤炭进口等各方面发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供需、价格和进口。
2017年从供应方面看,国内动力煤供应增加但不及预期,产量进一步向主产地集中。2017年原煤产量预计34.84亿吨,增长2.2%。动力煤有效供应量为28.95亿吨,同比增长2.2%。
2018年为保证煤炭供应的稳定,在产煤矿的去产能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预测2018年去产能目标1.3亿吨,执行力度适度灵活。预测2018年继续严格安全和环保检查,执行力度可能弱于2017年。
预计2018年原煤产量为35.74亿吨,增长2.5%,其中国内动力煤有效供应量为29.79亿吨,增长2.8%。
据
无锡振达钢管检测员指出,后期,国内煤由于去产能和资源分布特点决定了动力煤生产越来越向“三西”和西部地区集中,煤炭产运需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为稳定煤炭供应带来了更大挑战。区域性、时段性的供需矛盾仍突出。
进口煤方面看,受到国内供应增加和政策调控影响,预计2018年煤炭进口小幅下降,全年进口2.57亿吨,其中动力煤进口1.91亿吨,均下降3.8%。
进口煤作为国内资源的补充,对沿海地区用户煤炭多元化和经济性采购意义重大,但进口数量受到国家政策调控的限制,增长空间有限,将对国内煤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预测限制进口煤政策继续实施,加大对高硫、高灰及微量元素超标劣质煤的检查力度。
预测2018年动力煤国内供应加净进口后的总供应量为31.65亿吨,增长2.5%。供需平衡略偏向宽松,增加库存720万吨。
需求方面看,2017年经济复苏和大气污染防治双重作用,动力煤需求小幅增长。考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影响,预测全年动力煤需求为31.49亿吨。全年需求在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影响下,增幅收窄,同比增长1.8%。
据
无锡振达钢管检测员表示,
进入2018年,预计2018年GDP增速小幅回落至6.6%左右。FAI、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制造业投资有望小幅回升。出口延续复苏趋势。
预计动力煤需求量稳中有增,火电/化工保持增长,钢铁/建材下降。2018年微增+0.3%至31.58亿吨。
最后,除供需因素外,国家政策、水电出力、物流运输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对煤价产生影响。其中水电出力不确定性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张宏
对2018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的展望:
1、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企稳回升向好趋势,能源消费需求回升
从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世界经济整体正在复苏,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主要力量;以美国缩表为重要标志,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正酝酿渐次退出,进入“减债、升息、去杠杆”轨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时代基本结束,未来石油、天然气、能源等可能会在长周期内,在宽区域区间均衡波动;全球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中国因素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增长动力转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预计2018年,在产业支撑、发展动力、发展信心、发展环境等多方面,都将支持稳中向好态势的持续发展,并且各种支撑因素还在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还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2、主要耗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行业:2017年前10个月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0左右;规模以上发电量同比增长6.0%左右,第四季度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预测,2018年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发展形势下,电力需求增长,电力行业耗煤继续保持一定幅度增加。
冶金行业:2017年前10个月全国粗钢产量7.1亿吨,同比增长6.1%,产量增速恢复到了2011-2013年间的平均水平;钢铁行业耗煤在连续几年回落的形势下,出现了恢复性增长;预测,2018年,全国粗钢产量还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耗煤量将呈小幅增加趋势。
建材行业:2017年前10个月全国水泥产量19.6亿吨,同比下降0.5%;从近些年水泥产量变化形势分析,水泥产量接近平稳期,且随着技术进步与节能,建材行业耗煤增长有限。
化工行业:我国传统煤化工增长空间不大,随着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煤化工行业耗煤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综合分析:2018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同时受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煤炭生产供应形势分析
煤炭总产能:根据有关部门公告数据分析,目前全国已核准、开工建设煤矿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的生产煤矿以及其他各类煤矿总产能仍处于过剩态势。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0%,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煤炭进口量:考虑国际煤炭市场供应充足,澳大利亚、印尼煤炭开采条件优越,市场价格优势明显,我国煤炭进口量继续维持2.5亿吨左右。
煤炭转运量:随着兰渝铁路通车,晋中南外运铁路投入运营,一批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沿海、沿江港口吞吐能力增加,全国煤炭转运能力不断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增强。
4、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环境政策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分析
清洁能源发电:今年前10个月,火电发电量3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水电发电量9234亿千瓦时,同比降低2.2%;核能发电量2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风力发电量2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太阳能发电量5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1%。清洁能源发电快速增长,对煤炭的替代作用增强。
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有: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强化露天煤场抑尘措施,有条件的实施封闭改造;完成4.2亿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提出加大对“煤改清洁能源”政策支持力度,2020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将基本实现“无煤化”;河北省平原农村地区取暖散煤三年内基本“清零”;天津市除山区使用无烟型煤外,其他地区取暖散煤基本“清零”。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费力争控制在3亿吨左右。
综合分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煤炭需求保持适度增长;煤炭产能总体过剩的态势没有改变,并随着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陆续投入生产,优质产能增加,煤炭市场供应总体上逐步向宽松方向转变;国际市场煤炭供应增加,进口煤价格优势依然存在;国家治理大气环境、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但部分地区受资源条件、运输约束、水电与新能源发展增加、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还存在时段性、结构性偏紧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