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央行官网日前发布了央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10月以来金融工作情况的全文内容。其中谈到,下一步工作将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如何解读?未来货币政策趋势如何?
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
刘英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需加大。
要保持增量政策的可持续性,我国央行利用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手段,从总量、结构、传导机制畅通,以及汇率等多个维度,采取降准降息及创设货币政策工具等,加大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同时,除了货币政策更加有力、有效且精准,货币政策还在防控系统性风险上发挥着兜底作用。
针对此次报告中提到的“要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刘英表示,这一表述比较新且极为关键,它清晰地明确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性和导向性,这涵盖稳定币值、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这与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等目标相契合,强调了央行以强有力金融支持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报告还提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刘英表示,这说明货币政策无论总量还是结构,不仅规模要大,而且力度也大。要精准、有效有力地推动一些领域稳增长,比如创新、房地产以及资本市场。
同时,下一步降息降准空间依旧存在,目前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不仅有支持创新的5000亿元,还有支持保障房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3000亿元,还有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以及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等都有进一步扩展到第二期、第三期的可能。
下一篇:没有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