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建设再次刷新“进度条”:建设难度最大的指廊——A指廊主体结构迎来顺利封顶,此举为T3航站楼主体全面封顶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是入选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项目之一,总投资约430亿元,是目前湖南省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
在沿江高铁沿线,上海经南京至合肥段、合肥至武汉段、成都经达州至万州段等项目施工也在赶抓工期。沿江高铁全长约2100公里,串联起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是加快完善沿江铁路网络、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撑。到2028年,高标准、大能力、多路径沿江高铁通道基本贯通,东西双向、南北两岸的沿江高铁动脉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建成。
今年以来,我国“两重”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包括沿江高铁、东北高标准农田、“双一流”高校、城市地下管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三北”工程等在内的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对四季度乃至全年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除今年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外,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已分3批下达,共支持建设项目1465个。”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进一步优化投向,仍将保持有力度的安排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前瞻性、延续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将为2025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目前,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提前下达,将安排1159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21个项目建设。
此外,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还将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着力支持一批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的重大项目,适当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地方项目的支持比例,发挥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切实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投资是当前需求,也是未来供给。扩大有效投资,能有力促进供需两端共同受益,实现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
今年以来,各地以“两重”项目为关键抓手,瞄准重大基础设施、科技研发、民生短板等领域,着力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把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两重”建设长效机制。
梳理今年以来“两重”项目相关数据,大项目、大投资的支撑作用在增强。相较于其他财政金融工具,今年“两重”支持的项目总体更偏向于大项目,单个项目平均支持金额在4.78亿元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两重”项目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从四川成都着力构建“从源头到排口”的城乡全覆盖安全排水格局,到江苏常州“源厂站网、规建管养”一体、“责权一体”,各地不断探索长江经济带污水收集处理新路径。伴随着“两重”建设成效逐步显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更加协同。
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不仅是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东北进一步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核心举措,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一环。为此,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596亿元,优先支持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幅提高东北粮食主产区亩均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创造了条件。
随着“两重”建设有力推进,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相关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有关部门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促进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发展,持续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举措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障碍。值得关注的是,全国79个人口流入重点城市的普通高中、医院病房改造等项目建设获得支持,累计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2921亿元。
“两重”建设稳投资促增长,不仅利当前更惠长远。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2025年“两重”建设方面,将继续强化“硬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加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优化资金投向,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同时,也要统筹好“软建设”,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规划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解决当前与长远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办成一系列大事难事,促进实现“两重”目标。
下一篇:没有资料 |